starfish

庸人自扰之

5.2网新

从柏拉图的写作中,我们看到一个矛盾,即柏拉图越是生动地描述苏格拉底所从事的哲学活动,就越背离苏格拉底的哲学精神。因为苏格拉底本人不立文字,并且反对文字。我们先从历史上来看为什么苏格拉底本人不立文字。苏格拉底所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469-399年,那时的希腊是以口传文化作为特征的,文字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被发明了,但是直到苏格拉底所生活的世纪里,希腊人的口传文化依旧占据主导地位,即他们更强调口耳相传和说话。这和我们中国古典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。中国很早就进入一种书写文化的时代了。可是,希腊人却不读经,而是在表演经,即背诵过后将之表演出来,完全是一种口头活动。书面文字只是起到一种辅助作用。联想到希腊文化的一些重要现象,比如一些史诗、悲剧、喜剧的表演,重在现场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,而文字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。在古希腊罗马直到贯穿西方整个历史,修辞和演说的传统都很重要。苏格拉底完全是生活在这样的一种文化当中,他不看重文字的保存,比较重视口耳相传,言传身教就可以了。柏拉图也思考过口传和书写的问题。而且柏拉图有非常深刻的见解,见诸于《斐德若》篇与《第七封信》。在《斐德若》篇里,苏格拉底假借了埃及人的一个神话,讲在当时有一个叫作图特的神明发明了算术、棋、文字等,有一天他来到了埃及国王塔穆斯身边,分别介绍他所发明的这些东西的功用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福祉。塔穆斯进行了点评。最后,图特重点介绍文字和书写的发明。他认为他的这一发明延长了人类的记忆力。塔穆斯摇摇头说:其实不然,你这个发明我不看好,你的发明带给人类的作用与你的预期是相反的,它非但不能增长我们的记忆力,反而败坏了我们的记忆力。人类过度依赖文字,原先铭刻在脑海中的东西只是简单地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了下来,这会给我们的记忆力带来很大的伤害。


苏格拉底之所以讲这个神话,是想表达真知只能铭刻在人的心灵当中。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貌似有知识,其实不然。他打了一个比方,比如我们在读一个文本的时候,就好比是看一幅图画,图画上的人物看上去栩栩如生。但是,我想问他一个问题的时候,他却庄严地保持沉默了。就如同我在阅读文本的时候,如果遇到疑难,想要问它问题的时候,它却庄严地保持沉默了一样。还有,文本可以传到任何一个人手里,有些人还不适合阅读这样的文本,这些文本对他来说是弊大于利的。但是,苏格拉底也说,文字有时也是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的,比如我们在记忆力衰退的时候,文字可以帮助我们记忆。文字还可以起到一种方向标的作用。那些想要追随我们的人,文字可以起到指示的作用去帮助他们。这是柏拉图作品中提到的书写和口传的关系。在《第七封信》当中,他也有提及。

评论

热度(1)

© starfish | Powered by LOFTER